寂寂江山晚,蒼蒼原野暮。

便在民國遙遠的槍聲裡
有瞭鼎山春天
紅如桃花的歡笑
那是川劇戲樓,飄出舊時代的笑音
還是現代化的風裡
江津白酒、玫瑰牌米花糖
有瞭幾江,千年醇香的味道?
01
給你一個去江津的理由

這裡有中國最高瀑佈四面山瀑佈,比黃果樹瀑佈高出一倍,水落下來的時候水霧繚繞,非常壯觀,值得一看。
這裡有帶有濃鬱鄉村人文色彩的中山古鎮,那裡順山勢而建的明清老街保存完好,很多店鋪懸掛的牌匾都是有書法功力的老匾。
這裡有《江姐》下船鏡頭的拍攝點白沙鎮,那裡老街很長,多的是岔路,每一個岔路便又引出幾傢炊煙。
江津,自然與人文景觀兼具,等你來發現。
02
你的專屬行程

門票 :四面山風景區2月-10月旺季門票90元/人,1月、11月、12月淡季門票60元/人。中山古鎮,白沙古鎮門票免費。
交通
自駕: 渝中區出發,經140公裡左右到達四面山風景區,高速收費約60元。
餐飲
推薦美食:
江津酸菜魚:“酸菜魚”是元帥聶榮臻的故鄉——江津的名菜。江津酸菜魚肉質鮮嫩,美味可口,酸菜搭配魚,入口有勁,兩個字“美味”。據說創始人是鄒開喜,雙福鎮人。
油酥米花糖:江津的油酥米花糖是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傳統名特產品,以優質糯米、白糖、飴糖、動植物油、花生仁、桃仁、玫瑰糖、芝麻精制而成。酥脆化渣,甜味純正,清香爽口,滋陰補腎,開胃健脾等功效。
住宿
中山古鎮:有許多民宿可以選擇,價格也不貴。
四面山:距離景區比較近,可以一票玩兩天,十分劃算,也能更好感受美麗的四面山風光。
景點
01「四面山」
四面山貫穿瞭重慶市、四川省、貴州省,有三省界碑,它以丹巖為骨架,以嵐煙為神韻,以瀑佈為精髓,其中望鄉臺瀑佈和土地巖景區是其中精華,僅那兩個,就完全可以值回票價。

四面山
望鄉臺瀑佈的絕壁上開出瞭觀光棧道,每年夏季雨季時節最為壯觀。望鄉臺瀑佈是四面山的標志性景點,瀑佈高158米,寬48米,是四面山最為壯觀的瀑佈,比著名的黃果樹瀑佈高出一倍以上,堪稱華夏第一高瀑。

土地巖壁畫長376 米,高127 米,面積近5萬平方米,是發育完整、典型的幼年期丹霞地貌代表之作,有“亞洲神巖”的美譽。巖石色澤不一,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各種圖案惟妙惟肖。

景區門票一共是2天有效期,有多的時間,可以住在景區內外的農傢樂。推薦四面山裡的臘肉,全是周圍農傢自己手工熏制,味道極好。整個景區在夏季的氣溫低於重慶主城10-20度,是避暑的絕佳景點。

02「中山古鎮」
這裡與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四面山一脈相連,歷來是商貿繁榮的水陸碼頭。古鎮商鋪建築是這裡的特色,多為兩層吊腳樓,依山勢形成的商街縱向長1000多米,層層遞進。

中山鎮
古鎮寧靜安逸,古樸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人傢風韻,在這裡能感受傳統景色,最古色古香的味道。

小鎮遊人很少,所以還比較好的保持著原來的味道。
古鎮的街道以青石鋪設,保留瞭老茶館、老酒館、老藥房、老槽房、剃頭鋪、打鐵鋪、針繡坊等傳統作坊

03「白沙鎮」
這裡北望長江,南倚山嶺,留有眾多清末民初的傳統民居和部分寺廟及西洋風格的洋樓。青石路面蜿蜒曲折,小巷深處別有洞天。人們在這裡起居作息,鄰裡鄉親來往密切,濃濃的鄉土氣息和厚重的歷史沉淀,令人回味無窮。

白沙古鎮因長江而興,江邊水深且平穩,適合船舶停靠,是糖、鹽、酒等產品的集散地。古鎮的房屋極為密集,現在隻保留瞭東邊的一片老屋。

江邊的吊腳樓看著非常危險,在地形條件的限制下,當地人隻能用這種建築方式構建自己的傢園。

04「莫傢溝」
莫傢溝原生態景區西連大圓洞原始森林(徒步大約2~3小時),南連白馬水至中山古鎮(徒步大約3~4小時),是驢友探秘徒步的原生態路線。人工湖泊延綿,湖水清澈、碧波蕩漾,兩岸青山峰谷交錯、懸崖疊嶂,

05
「陳獨秀故居」
陳獨秀於1937年開始寓居於此,直至1942年5月27日病逝。為四合院佈局,坐南朝北,土、石、木結構。當年,陳獨秀和夫人潘蘭珍居住的三間東廂房由南至北,為臥室、客堂、書房。陳獨秀舊居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風格,是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陳獨秀居住地。

註意事項:
1
關於山區:進山道路比較曲折,暈車可自備暈車藥。
2
關於溫差:山上山下略有溫差,可以自備薄外套。
03
你最不能錯過的故事

1
江津愛情天梯
劉國江老人為妻子手工鑿成的下山階梯——上世紀50年代,20歲的重慶江津中山古鎮農傢青年劉國江愛上瞭大他10歲的“俏寡婦”徐朝清。為瞭躲避世人的流言,他們攜手私奔至深山老林。為讓徐朝清出行安全,劉國江一輩子都忙著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梯通向外界,如今已有6208級,被稱為“愛情天梯”。
2
聶榮臻元帥故居
“江津是個好地方!”這是開國元勛聶榮臻對故鄉的贊美。聶榮臻1899年生於江津吳灘石院子。1919年11月下旬,聶榮臻從江津出發,在上海乘船赴法勤工儉學。從此,他一別故鄉36年,直到1955年到西南調查軍事工業時,才再次也是最後一次踏上故土。
江津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展出有一封聶榮臻1921年12月8日寫的傢書:“然男當在傢啟程時,心中即暗誓,學不成,死不歸,且凡事有失敗,然後有成功,艱難困苦,乃為人之良師,況此一時失望,豈能遽灰前志,故男與相知諸友,仍積極進行工學事業,未若伊等失志若是也。”